在外商科技公司的這幾年,我希望自己能夠持續的 6 件事

yysu
Jun 12, 2023

--

從學生畢業到出社會後也經歷了五個年頭,雖然不敢說自己到了多資深的職級,但也從剛開始需要 mentor 的帶領,到現在自己也可以慢慢帶起新人,中間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悟,希望記錄下來,一方面能夠警惕自己需要持續的學習,另一方面也期待自己可以成長的更多。

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,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。

1. 給釣魚竿,而不要只給魚吃

在新同事帶著問題來向資深的同事請教時,因為經驗問題,往往資深的同事能夠一眼看出問題所在,能夠很直覺得告訴新同事是可能在哪個部分出了問題,請他從那個方面著手解決,但這就忽略了讓新同事判斷問題是從哪裡發生的思考機會。

更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教他怎麼從整體判斷出是哪個方面出了問題,又應該從哪個方面著手去解決,讓他對於這個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也能夠更進一步的去思考為什麼。

這可以幫助他們從中學到更多,同時也可以減輕你之後的工作負擔,也能夠讓你反思是不是對於這個問題有深入的理解,還是其實自己也是只懂個皮毛而已。

2. 適時的給予 credit 、take the credit

很多時候工作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夠完成,在大部分時間還需要仰賴不同的團隊成員,可能是業務開發、PM、其他組內的同事等等,在團隊中工作時,要記得適時的稱讚和表揚其他人的貢獻。

很多時候不吝於給予其他人稱讚,除了能夠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價值被認可,也能夠讓其主管肯定自己組員的協助,也讓人知道你是一位好相處的同事,表達感謝的方式有很多,可以是用組內的 team channel (Slack, Teams, Line 等等通訊軟體)、發郵件或是甚至公司裡面有專門的 thank you page。

後面的 take the credit 指的不是搶功勞,而是表達自己真的幫助了些什麼。舉例來說,你開發了一個自動化的系統,讓原本所有需要人工作的事情都變成自動化了,大大減少了所有組內成員所要浪費的時間,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,而這時候應該要讓大家知道這個系統是你開發的,而不只是默默提供給大家使用而已。

當然,最理想的狀況是要讓自己的主管知道,畢竟你是花了相應的工作時間,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,這樣也許在後續有升職或是加薪的機會,主管有可能會先想到讓他印象比較有貢獻的人😀

3. 增加自己在團隊/公司的能見度

增加自己的能見度有助於在公司中建立自己的聲譽並獲得更多機會,這其實有很多面向,舉個例子:當主管在拋出新的工作任務需要人手支援,而這個任務對大家來說,都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來進行研究、實驗,而卻沒有人主動願意執行時,我覺得不妨適時的主動去接受這些挑戰,一方面讓別人(主管/同事)知道你是很願意去學習挑戰不同的事務,另一方面也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學習到新的內容。

如果最後任務結果大成功,在其他同事的眼中,你會是一個很好、很值得依靠的工作夥伴,如果最後任務不是那麼的成功,你也能夠從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,適時的修正自己,並且期許在下一個任務時能夠避免掉這一次的錯誤,有所成長。

4. 不只 ownership 精神

這個其實是我在 Amazon 工作的時候一個很深的體悟, ownership 精神是指員工對公司內部的項目或產品負責,就像擁有這些項目或產品一樣。這種精神鼓勵員工主動參與、貢獻並掌握項目的方向和進展。例如,一名工程師負責開發一個新的功能。他擁有這個項目的所有權,並負責確保它在時間和預算方面達到目標。他將會和其他團隊成員密切合作,但他需要自己負責進度和結果,並為其達成負責。

但這邊說的是”不只” ownership 精神,除了確保自己的工作內容都能夠如其達到,在行有餘力時,也可以適時的幫助需要幫忙的同事,儘管這不一定在你的工作範圍內。我覺得這有很多的好處,除了自己可以學習到不同領域的知識,更能夠互利互惠跟同事建立起更深一層的信任關係,互相幫忙。

哪一天或許是你沒有辦法達到工作目標,如果有同事對你伸出援手,那一定是會很感動的,我覺得這部份在職場上就是大家都能夠互相幫助是最好的情況。

5. 樂於分享知識

在團隊中工作時,可以分享對別人有幫助的知識和經驗,這種經驗可能是你處理過的類似問題,或是你聽過的類似經驗。這樣可以幫助其他人學習和成長,同時也可以建立你在團隊中的聲譽和信任。

6. 保持禮貌

這我應該不用多說了,禮尚往來是很重要的。

感謝你的時間,文章部分如果不是很通順可以跟我說,如果對你有幫助也請不要吝於按愛心給我支持,謝謝!

--

--

yysu

AWS Certified All-5 | CKA & CKAD | Ex - Cloud Engineer @ AWS